净利14.9亿、销售订单10.6GW!金风科技公布2025半年报

2025-08-26

8月22日,金风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85.37亿元,同比增长41.26%;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754亿元,同比增长7.26%。

2025年1-6月实现机组对外销售容量10641.44MW,同比增长106.60%。风电行业的机组大型化进程不断加速,报告期内,公司6MW及以上机组成为公司的主力机型,销售容量同比上升187.01%。

QQ20250825-093420.png

微信图片_2025-08-25_093228_995.jpg

主营业务分析:

截至2025年3月底,中国风电与光伏装机量历史性首次超越火电,新能源从“补充能源”迈向“主力能源”成为大势所趋。同时,新能源全面市场化进程加速,对行业提出更高要求,也带来创新机遇。金风科技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打造覆盖陆上大基地、海上深远海区域、分散式风电等多场景产品布局,同步拓展"风电+"制氢、储能、混塔、能碳等新兴业务,持续拓展风电应用场景,构建金风科技未来产品与解决方案新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2853709.73万元,同比增长41.26%;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148754.24万元,同比增长7.26%。

(1)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生产、研发与销售

1)风力发电机组生产与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收入为人民币2185228.4万元,同比增长71.15%,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6.58%;2025年1-6月实现机组对外销售容量10641.44MW,同比增长106.60%。风电行业的机组大型化进程不断加速,报告期内,公司6MW及以上机组成为公司的主力机型,销售容量同比上升187.01%。

下表为公司2025年1-6月及2024年1-6月产品销售明细:

微信图片_2025-08-25_093221_643.jpg

报告期内,公司在手订单保持稳步增长。截至2025年6月30日,外部待执行订单总量为41395.88MW,分别为:4MW以下机组601.12MW,4MW(含)-6MW机组6712.13MW,6MW及以上机组34082.63MW;公司外部中标未签订单为10415.59MW,包括4MW(含)-6MW机组1155.60MW,6MW及以上机组9259.99MW;公司在手外部订单共计51811.47MW,同比增长45.58%;其中海外订单量为7359.82MW,同比增长42.27%;此外,公司另有内部订单3023.37MW。

2)技术研发及产品认证

在全球能源低碳转型加速的背景下,风电行业迎来规模化发展。但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持续攀升,也为风电机组的可靠性、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支撑能力带来结构性挑战。公司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和价值导向,持续加大科技创新与研发投入,推动产品迭代升级与技术突破,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全场景适用性。同时,通过构网型技术,降低新能源高比例接入电网的波动风险,为构建更安全、更可靠、更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注入新动能。

a.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公司围绕“产品与技术领先战略”,坚持创新驱动、质量第一、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领先,持续优化产品平台,形成GWHV11、GWHV12、GWHV15、GWHV17、GWHV19、GWHV20、GWHV21多平台系列化产品,谱系覆盖陆上、海上、海外风电市场。

国内陆上市场,GWHV12、GWHV17平台持续发挥平台协同优势。GWHV12平台凭借其成熟可靠的模块化设计优势,单平台交付量持续稳居市场主导地位。GWHV17平台实现了对低、中、高风速场景的全覆盖与精细化匹配。在中电联评选的2024年度全国720座“优胜风电场”中,使用金风科技机组的风电场238座,占比约33%。其中被评选为5A级的风电场共124座,使用金风科技机组的风电场达39座,均为行业领先。

GWH204Ultra平台作为公司新一代的技术典范,深度融合了乡村风电、山地及极限风速等多维复杂场景的极限需求,通过激光雷达、叶根载荷等智能控制技术及高性能设计,显著提升单机黄金风速下高价值电量。该平台机组荣获国家级认证中心颁发的超高塔安全认证,并成功入选每日风电“2025年度风电领跑创新产品名录”。

国内海上市场,GWHV20和GWHV21平台机组持续保持高效交付表现,其一体化吊装设计使单台机组安装时间压缩至48小时,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40%。针对国内深远海市场,GWHV20平台的GWH266-16.2MWUltra样机在江苏实现并网满发,较该平台其他机型的发电量提高5%,度电成本降低3%~4%。

面向国际市场差异化需求,公司持续推动GWHV12、GWHV15平台机组优化,不断提高在复杂环境下产品性能表现。报告期内,公司新推出的GWHV19平台实现市场突破,具备高发电性能、高适应性能、高并网性能特点,并兼容沙戈荒等各类场景。

此外,金风科技构网型机组成功入选国家能源局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同时,中速构网型机组通过中国电科院基于《构网型风电机组并网技术要求和测试规程》标准的性能检测,成为国内首个通过权威机构半实物测试的构网型机组。

b.知识产权及标准制定、产品认证

2025年上半年,金风科技共获得整机认证证书137张,其中国内认证105张、国际32张。公司整机开发证书覆盖了多个平台的多款机型,满足国内外各种市场需求。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国内专利申请6245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803项,占比61%;国内授权专利4611项,其中发明专利2356项,占比51%,位居行业第一。公司拥有海外专利申请1423项,海外授权专利894项。

同时,公司积极参与国际及国内标准制修订,截至2025年6月30日,金风科技共参与33项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制修订工作,其中牵头制定1项国际标准,参与18项IEA(国际能源署)标准化研究课题;主导和参与606项国内标准制修订工作(国家标准201项,行业标准201项,地方及团体标准204项),其中500项标准已经发布。

3)质量管理

金风科技始终以“高可靠的产品,可信赖的金风”为质量愿景,践行质量第一文化,打造差异化质量品牌。报告期间,围绕风险源头预防、质量损失控制、客户体验提升、大质量管理体系四个方面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风险源头预防方面,公司实施“两海”全链条差异化质量管控策略和新产品全产业链管理优化方案,将风险防控嵌入产品开发全流程;并结合智能传感及无人机排查技术,前瞻识别并规避质量隐患;质量损失控制方面,应用塔上更换、叶片无主吊更换等技术创新方案,降低质量损失;客户体验提升方面,建立具备大部件专业技术能力的服务队伍,聚力打造项目标杆,扩大质量品牌影响,提升客户满意度;此外,公司推进大质量管理体系,搭建质量管理网络架构,压实全员质量责任,落实质量奖惩,持续强化质量管理成熟度。

4)混塔业务

公司持续保持混塔行业领先地位,2025年上半年国内混塔新签订单同比增长50%,国内交付量同比增长59%,获取国际项目3GW订单。公司独立运营混凝土自建站模式的预制厂已顺利建成并投入生产,实现高强度混凝土自主制备技术开发从0到1的突破,提升了公司混塔质量并降低了成本。

5)储能业务

2025年上半年公司国内储能新增订单量同比增长99%,海外储能产品GoldBlockL200、GoldBlockL700签单及出货均实现规模化突破。报告期内,PCS仿真建模成果通过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审核,满足全国电网要求,并具备向部分海外电网延伸的实力。此外,金风科技储能系统售后服务能力获得NECAS售后服务达标五星级认证资质、售后服务体系获得CTEAS售后服务体系完善程度七星级认证证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2)风电服务

在规模增长、政策调整、技术升级等多因素叠加影响下,风电服务业务升级加速。新能源发电项目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显著提升了行业对电力交易相关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同时,“数智化”转型作为应对市场变革、提升竞争力的核心路径,持续引领行业发展。报告期内,金风科技积极响应市场变化,在资产管理服务、“无人化”场站建设、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在资产管理服务方面,金风科技以新能源资产保值与增值为目标,聚焦资产电量、电价、运营成本的持续优化,推动运营理念从“电量最大化”向“电量最优化”升级。持续迭代升级金风天机交易云平台和数智中心,构建“全域数据融合+智能决策闭环”的智能管理体系,更好地满足资产价值托管的需求。

在“无人化”场站建设方面,公司融合在线监测与AI分析技术,实现自动化巡检;针对核心运维场景构建智能化解决方案;通过智慧运营平台建设提升故障预警效率与实时监测能力,加速场站“无人化”进程,运维人效平均提升25%以上。

在技术能力与创新方面,2025年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高精流动测量的流动控制技术已实现市场化应用并获得订单。该技术对高精流动测量设备进行定制化、国产化开发,年发电量提升2.5%-5%。

在售电服务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售电业务范围覆盖7个省份,累计为超过3500家用户提供可靠性高、成本合理、使用便捷的绿色能源。

在能碳业务方面,公司持续提升能碳服务能力,积极探索能碳业务从“资产投资型”逐步向“服务型”转型,通过多样化产品与服务组合,构建零碳园区全栈解决方案。此外,报告期内金风科技绿洲碳账户V2.0产品正式上线,该产品融合碳足迹智算与认证服务,实现对绿色电力减排效果的精准追踪与量化。

报告期内,公司国内外后服务业务在运项目容量接近45.95GW,同比增长37.0%。公司实现风电服务收入289620.71万元,其中后服务收入175470.72万元,同比增长9.56%。

(3)风电场投资与开发

面对风电场项目开发竞争加剧、成本攀升及市场化收益承压等挑战,公司坚持以陆上集中式风电开发为核心,依托属地化深耕和区域品牌影响力,斩获多个规模化项目,为公司规模化开发、抗风险能力提升及业绩增长提供坚实支撑;报告期内公司通过紧扣“能源示范县”政策导向成功获取集中式风电项目,并通过驭风行动获取多个分散式指标,强化了负荷中心与农村市场的双布局;此外,成功在京津冀地区取得分散式风电指标,进一步填补了高消纳区域小微项目空白。

报告期内,公司国内外自营风电场新增权益并网装机容量709.04MW,转让权益并网容量100.2MW,截止报告期末,全球累计权益并网装机容量8651.70MW,权益在建风电场容量3705.42MW。

报告期内,公司风电项目实现发电收入317193.66万元;转让风电场项目股权投资收益为14300.34万元,同比增长35.89%。

报告期末,公司国内合并报表范围内风电资产已覆盖全国23个省份,公司国内合并报表范围发电量84.95亿kWh,上网电量83.01亿kWh。报告期内,国内机组平均发电利用小时数1255小时,超全国风电机组平均水平168小时。

(4)水务业务

金风科技依靠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深厚积淀,以智慧水务平台系统为基础,以综合水务解决方案为支撑,聚焦市政污水、工业废水处理等业务。截至报告期末,金风科技持有64家水务项目公司,覆盖全国13个省份,运营协议规模共计258.51万吨/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水务运营收入50245.28万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5)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2025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有望再创新高,AI、数据中心等新兴科技推动新能源装机需求不断提升,但全球宏观经济波动使得新能源投资不确定性增强,持续提升的新能源装机容量对电网基础建设也持续提出挑战。与此同时,中国已经建设了完整的风电产业链,逐渐成为引领全球低碳转型的主要力量,并将坚定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发布《2025年上半年全球风电市场展望》,预测2025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143GW,全球累计风电装机容量将在2030年达到2TW,在2035年接近3TW。同时,BNEF预测中国2025年新增陆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84.9GW,2026-2030年期间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合计将达到369GW,累计陆上风电装机容量将在2030年达到938GW,于2030年达到1,403GW。

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全球海上风电报告2025》,预测未来十年(2025-2034年)全球将新增超过350GW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在2034年底,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会超过441GW。并且,GWEC指出,2025-2030年期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合计将达到80GW,占此期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51%。